首页>栏目首页 > 设计 >
全球热议:“超级政策周”激活“尘封”基金账户 恢复基民信心仍需努力 2023-09-05 10:02:02  来源:中国经济网

来源:证券时报网 作者:余世鹏


(资料图片)

上周(8月28日至9月1日),A股迎来“超级政策周”,普涨行情下基金净值纷纷“回血”。不过,较之长期亏损,短短数天的“回血”依然是“杯水车薪”。当前摆在基金业面前的关键问题,是如何真正恢复基金投资信心。

久旱逢甘霖

数据显示,上周全市场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均取得了逾3%的平均收益率,此前一周(8月22日至8月26日)两类基金平均亏损则超过1%。具体看,近一周成长类主题基金涨幅居前,最高涨幅均超过10%,比如东方人工智能主题、南方信息创新等基金。

净值回升,也让基民打开了“尘封已久”的账户。基民陈先生持有的5只基金5个交易日一共浮盈近5000元,仅8月29日当天浮盈就接近3000元。陈先生对证券时报记者直言,“这是久旱逢甘霖,之前基金持续亏损,大约有一年多没打开过账户了。这几天市场大涨,周围人又谈起基金投资,我也跟着打开看了看。”

像陈先生这样的基民不在少数,他们大多在2020年高点入市,买入明星权益基金持有至今。对他们来说,和长期持续亏损相比,短短数天的“回血”仍然是“杯水车薪”。

陈先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他从2021年1月开户买入基金起,至2023年9月1日,累计亏损达到了3.56万元。其中,某中小公募旗下明星基金经理的一只基金累计亏损超过45%;另外两只基金为两家头部公募旗下明星基金产品,累计亏损均接近35%;还有两只基金分别为成长投资、“固收+”产品,亏损幅度分别约20%、5%。

这种代表性个案,还可在基金整体盈利数据中得到佐证。以近日刚披露完毕的基金半年报为例,天相投顾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整体盈利为1408.62亿元,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则分别亏损1182.65亿元、194.23亿元,相比之下债券基金实现盈利1516.89亿元,货币型基金也有1130.91亿元的盈利。

而在热门赛道大幅回调的2022年,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亏损一度接近1.7万亿元,其中明星权益基金是重灾区。比如,华南某两只重仓消费白酒的明星基金,今年上半年亏损均超50亿元,包揽全市场倒数两位,2022年这两只基金的亏损甚至分别达到74.84亿元、107.14亿元。沪上某公募重仓医药的两只基金,上半年亏损幅度均超过40亿元,2022年亏损幅度更是分别高达108.81亿元、83.73亿元。仅仅是这4只明星基金,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持有人户数就超过了1300万人。

信心比黄金更宝贵

亏损依旧在,如何才能真正恢复基金投资的信心?业内人士人认为,首先要重新认识信心下降的合理性,以及错误投资行为导致的心理落差。

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权益基金的业绩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,股价不好却要基金做好业绩,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难,而是根本不可能。“如果基金收益和股市走势差不多,已是不错的成绩了。但从基民角度来说,买基金赔了钱,他们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其中的一种情况是,他们投资赔钱了,但基金管理公司只管收管理费,旱涝保收。”

“许多基民在上涨行情中获得了较高收益,导致他们对投资的期望过于高企。一旦市场行情回落,他们往往会遭遇较大亏损,这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,从而导致信心下降和失望情绪的产生。这说明,相当部分的基民对投资市场的风险认知不足,认为市场只会涨不会跌,以至于在市场出现波动、基金亏钱后觉得难以接受。”晨星(中国)总经理冯文对证券时报记者说。

“在赛道行情回落后,基民发现此前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判断,与实际收益和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发生了较大偏离。”盈米基金将这种偏离归因于三方面:一是基民对市场行情期望过高,风险认知不足,希望获得高回报,但市场波动却造成了损失。二是基民理财观念尚未转变,不足以应对复杂的金融市场。他们在投资时容易发生“长钱短投”或“短钱长投”,使得长期投资收益过低,或短期投资因时间问题最后“割肉”离场。三是基金业由卖方销售模式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仍需时间。传统代销机构为追求手续费佣金收入增长,有动力周转客户资产,助长了基民追涨杀跌的行为。

反思基金高位营销

业内人士表示,基民在高位买基金,基金公司的高位营销起到了“催化剂”作用,这是恢复投资信心要反思的地方。

“基民上述行为和心态变化,反映出基金公司在市场营销策略和投资者教育方面有所不足。”冯文认为,在高点发行新产品固然能吸引增量投资者入市,但也给基金经理建仓带来困难,使得产品成立后基民投资体验打下折扣。实际上,基金营销在市场情绪高涨时过于注重收益宣传,未能对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亏损进行充分说明和告知,导致不少投资者误将高收益视为常态,最终无法接受净值大幅回撤和亏损。

某公募品牌总监提起一个现象,基金品牌圈内平时会私下谈论哪家公司产品营销做得好,聊下来后发现大家对营销做得好的公司都有一致共识,但大家私下买的基金却都又不是这些公司的。“基民虽是自愿申购,但不意味着这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产品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是基金公司推销给他们的错误的东西。消费类的直播带货(如面膜、护肤品等)也做营销宣传,但他们有明确提示某些产品不适合某类皮肤人群,但基金销售并没这类明确提示,基本上有钱都可以买。”该品牌总监说。

随着赛道行情破灭,基民投资信心也明显下降,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以来,基金业已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,不敢再“做加法”。

张女士是一位从业近10年的基金人士,目前是一家中小公募的品牌营销负责人。她观察到一个现象,今年基金产品的节点宣传明显减少了。“放在往年,半年度前后起码要展开两轮以上大规模宣传,甚至还会约多家财经媒体做专访,但今年似乎一点动静都没有。”张女士说。

北方某大型公募的一位市场人士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说,公司今年产品营销正常开展,但不会有特别的动作,包括针对半年度和季度节点的营销宣传,“一是担心刺激基民神经,二是因为短期业绩不好,只能着力讲长期故事。”

提高认知完善制度

反思之后,会有怎样的建言和行动来恢复基民信心呢?

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个别公司的一些做法:一是舆情管理聚焦化,特别是针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负面舆情。某头部公募为应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负面舆情(包括针对基金经理的个人谣言),去年从互联网大厂挖来一位擅长危机公关的专业人士,专门负责媒体沟通和投资者关系维护。二是节制新基金发行,做好存量管理工作。前述北方公募市场人士说,“前几年不少权益基金高位发行,几年下来基民被伤得挺厉害的。上半年我们公司的一只重点权益产品在市场低迷时逆势发行,把相关渠道资源都撸了一遍,但发行依然很艰难。按照我们年中时的布局,下半年可能不打算发新基金了,而是努力做好存量产品持续营销。”

盈米基金CEO肖雯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恢复基民信心要建立认知、交易和关系闭环。过去资管行业在预期管理上做得不够好,投资者期望获得高收益但又不愿承担高风险。资管机构应和销售渠道一起加强客户的预期管理,把“有可能经历波动、但会获得收益”的理念提前“种”到基民心中,基民在面临波动时就可以更从容。

林义相则表示,基民信心下降与市场行情不佳有关,同时也与基金业某些制度有关。比如,有明确投资策略和方向的“赛道”基金,业绩与市场平均水平差别很大,某些出现风格“飘移”的基金并没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,这反映出现行制度对基民利益的代表和保护是有欠缺的。“我们很少见到基民经由持有人大会有效地维护合法权益。在现行制度安排中,代表基民利益的职能和权力,主要交由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,但这两者在行使相关职能和权力时,常常会面临利益冲突的窘境。”

林义相建议,在允许现行基金公司发起设立基金的同时,可考虑引入第三方面独立的“基金发起人”角色。他们有权发起基金并代表基民去选择、评价和变更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,还可为维护基民利益采取法律行动。不过,这类角色的引入不应增加投资者成本,他们收取的各类费用总额不应超过现行监管规定,同时可考虑对这类机构的员工薪酬、利润分配等进行一定限制,鼓励将资金和未分配利润用于基金投资者维权。

关键词: 基民 基金净值 基金人士 基金整体 基金

相关阅读:
热点
图片